创业计划该如何走出“纸上谈兵”
潘雪飞是江苏技术师范学院2004级财会专业的学生,2006年他曾与8位同学一起策划了一个名为《天目湖论坛——博睿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的创业计划文本,参加江苏省第四届“龙卡·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获二等奖。2008年6月,这些创业计划竞赛的主力选手分别进入了银行、企业等相对稳定、待遇有保障的单位工作。9名驰骋创业赛场、在计划书中表达出创业雄心壮志的选手均未选择创业
近日,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在对毕业生的回访中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现象:当年在校参加过创业计划竞赛的学生毕业后大都没有选择创业,而毕业后真正创业的学生在校时却未曾参加过创业竞赛。
挑战杯获奖者没有选择创业
回顾创始于1999年的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确带动了高校创业讲座热和比赛热,创业也日益被大学生接受。一份调查显示,认为“创业可以尝试”的大学生比例达到62.2%,这说明创业已成为大学生价值取向和择业观念的新动向。但教育部2004年的一项报告披露,全国97家开张较早的学生企业,盈利的仅占17%,学生创办的公司,5年内仅有30%能生存下去。到了2005年又一项统计表明,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只有2%至3%。而到了2007年,这一数值跌到0.01%,接近于零。这或许也成了许多在创业竞赛中展现出强烈创业意愿的学子比赛结束后却没有真正创业的原因。
潘雪飞谈到两年前没能实施创业计划的顾虑:一是因为计划书比较理想化,项目论证不够,较难进入实际操作阶段;二是缺少资金;三是缺乏企业管理经验。代表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参加本届全国“挑战杯”比赛获银奖的主力选手周璐,是该校应用心理学专业09届的毕业生。比赛中,她大方稳健的台风,清晰流畅的表述能力都得到了评委和对手的一致赞誉,团队获佳绩她功不可没。但这位功臣在赛后却流露出“急流勇退”的意思,周璐表示自己对创业有热情,但不会在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一毕业就立刻创业,她准备先到拟创业的行业实践两年,积累经验,积聚人脉,储备业务能力,学习人力资源管理方法,这样或许将来创业成功的几率会高一些。
创业者未必个个是马云
在江苏技术师范学院近30年的办学历史中,创业最为活跃的学生主要是来自该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生。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创业先行者如今已做出一番成绩:该校88级校友王青现为常州美新摄影图片有限公司总经理,90级校友于达波现为常州市典石企业形象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92级校友翟优现为南京金盏花文化艺术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虽然这些毕业生在校时并未参加过创业计划比赛,当时也没有像参赛选手那样有缜密的创业计划文本,但他们选择的创业领域契合社会的需求,且创业初始成本不是很高,风险也较小,因而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实际上,创业也和就业一样,需要转变观念,调整心态。当下高校常以比尔·盖茨、马云等海内外创业英雄来激励学生创业,这会让学生产生错觉,只有做“英雄”们那样高科技、创新型的大事业才叫创业,而卖猪肉、卖盒饭就不是创业。然而让初出茅庐的大孩子们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无疑是精英教育观念在大学生创业问题上的危险延续。实践证明,大学生创业唯有务实才能成功,而并不需要追求好看却不中用的花架子。调查显示,2007届中国大学生自主创业分布最多的3个行业依次是:零售业(19.2%)、文化体育教育和娱乐业(13.6%)、制造业(10.1%)。只要肯吃苦,有新颖的创意点子,金融危机下“小打小闹”的格子铺、网店、小吃店也能搞得红红火火。
创业教育为参赛选手助力
在成都举行的第六届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上,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生的“资源循环”创业计划作品当场就被江苏翔宇科教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相中。12月3日,该集团董事会召开会议专题讨论从事资源循环项目投资事宜,原则上同意该项目开始启动。这也意味着创业只是纸上谈兵理想模式的宿命被打破,创业团队的两位成员陈群和吴冰决定毕业后辅佐创业,分别负责会计和市场方面的业务,共同掘取人生的第一桶金。
这次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生的创业作品取得历史性的突破,应该归功于该校常抓不懈的学生创业教育。实践证明,创业教育的辐射带动和示范??创办起自己的实体公司。05级平面设计专业学生徐忠乐创办的常州锐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发展稳定,渐上规模。05级学生魏俊开的服饰店,取名“无锡第一间”,主营女装,理念是“至此衣间,只此一件”,主要针对学生以及中低档消费人群,款式时尚,紧随潮流,每种款式的衣服只销售一件,销售业绩良好。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确是分流就业大军的一条有效路径。
上一篇:华师创业学院简介
下一篇:刚开始创业的你不应该犯的十大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