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勇获中国医师奖事迹心得体会

天下 分享 时间: 点赞

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今天8月19日是中国医师节呢。根据中国医师协会官网最新消息,第十二届“中国医师奖”名单正式公布,眼科医生陶勇张文宏等80名医生获中国医师奖,今天小编整理了陶勇获中国医师奖事迹心得体会_陶勇医生先进个人事迹,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陶勇获中国医师奖事迹心得体会1

今年年初,北京朝阳医院眼科医生陶勇在出诊时被砍伤,造成左手骨折、神经肌肉血管断裂、颅骨外伤、枕骨骨折、失血 1500毫升……

这起恶性事件经过不断发酵,引起社会各方高度关注,网上沸沸扬扬贴出陶勇医生行医多年的各类优秀事迹。

其实,哪怕没有那些事件,单凭他的个人履历,也足见他的优秀。

陶勇医生在五月中旬恢复出诊后,每周仍然要做复健治疗。

对于一个医生而言,手有多重要?被砍伤前,他做了约1.5台手术,可以想象这背后付出的是多少心血和精力。而就目前情况而言,高精度手术对他来说难比登天。

近日,他的一首诗再次登上热搜,原文如下:

《旅行》生命是一场旅行,一路都是风景。有时也会遇到泥泞,但更多的时候繁花似锦。有时欣喜,有时也会寂寞到像鸵鸟一样把头埋在土里……看待景致,总是用眼睛,你看,暴风雨洗礼过后,绿草茵茵,懂得兼容,懂得万物生长的含义。生命是一场旅行,一路收获友情,携手攀山,并肩越河,将爽朗的欢笑洒遍大地,就算偶尔孤身一人,也要看遍乌云散尽后的美丽。生命是一场旅行,一路寻找价值和意义,鲜血涂满石壁,白雪覆盖山顶,总是抬头仰望星空,却无暇顾及每一个脚印。何不燃起一堆篝火,在丛林深处,驱散湿漉漉的瘴气,看白色烟雾升起,享受这一刻难得的宁静。

在被伤害以后,陶勇医生没有就此告别医生这个职业,而是带着无数人的关心与感动回到了岗位。他珍惜每一分善意,也释放更多温暖。

因为是医生,所以他对患者更具有同理心。

因为是患者,所以他对医生更能理解。

陶勇接受采访时曾说过:“医生和患者本身之间是亲密无间的,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我们共同的敌人是疾病。”

他热爱他的事业,因为热爱,所以愿意付出更多心血和精力去钻研,也因为热爱,所以不愿意离开这个行业。

我们从小就被教育,做人要善良。但善良却不是那么容易的。

有人被骗了钱,会觉得世上再无好人,不愿轻易相信;

有人被骗了感情,会再难敞开心扉;

有人遭遇不幸,也许从此一蹶不振。

而为人之善,在陶勇医生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即时被伤害过,他依然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所有人他相信并拥护世界万千美好。

正如陶勇医生在诗中所说:生命是一场旅行,一路都是风景。有时也会遇到泥泞,但更多的时候繁花似锦。

曾几何时,医生变成了一份危险的职业。除了医生以外,还有许多职业亦是如此。

你的善良值得世间珍藏,不过,这个世上不是每一个人都足够善良。

世上美好万千,值得一观,但也不要忘了,好好保护自己。

陶勇获中国医师奖事迹心得体会2

不想把自己埋在仇恨中,希望康复后能返回工作岗位

昨日,应好大夫在线邀请,身穿病号服的陶勇首次以直播形式面对公众,直播中他回应自己的病情,并分享自己从医路上的“三个故事”。

虽然还没有完全康复,但陶勇的情况已经明显好转。他形容如同“鬼门关里走了一遭”。但是他也表示,不想把自己埋在仇恨中,希望康复后能返回工作岗位。

陶勇1000块钱背后的故事

这次受伤的时候,因为网络传播很快,大家都知道了这件事情。8年前一位患儿的爸爸在聊天中转账给我1000元,但我没有收。因为我知道,他们家条件很差,之前在北京没有地方住,经常住地下通道、火车站,他知道我受伤了还要给我捐1000元,这种感觉对我来说是巨大的。

2002年我在北大人民医院读研究生的时候,一位两岁的小男孩得了视网膜母细胞瘤,孩子来的时候病情特别严重,一只眼球已经被肿瘤占据,像个拳头从眼睛里伸出来,没有办法,只能摘除眼球。

另外一只眼睛的肿瘤比较小,需要通过激光、冷冻、放射敷贴、化疗等保守方法治疗,所以孩子每2-3个月就得复查和治疗一次,但孩子家庭条件非常糟糕,他爸爸带着他从河南的农村出来,在北京居无定所,医院附近的地下通道都住过,有时候去火车站,白天卖报纸晚上在车站躺椅上休息。

这个父亲还是比较伟大的,坚持给孩子治病,一直治了10年,孩子的命终于保住了,但遗憾的是,另一只眼睛也没有保住,双眼都摘除了。

有一次我路过病房,病房里有好几个孩子,有的孩子说话没轻没重,其中就有人讥讽这个孩子,说你怎么连家都没有呀?你家在哪呀?穿的怎么这么不好呀?

但这个孩子内心并不痛苦,所以脸上也一点没痛苦的表情,反而用开心和自豪的语气说我有我爸爸,我爸爸带我在哪我家就在哪,幸福洋溢在脸上。

后来我加了这个孩子爸爸的微信,我们一直保持联系,孩子爸爸经常发来孩子的视频,永远都是笑声,一些孩子看见打针吃药觉得很痛苦,但这个孩子经历了化疗、手术,但是她的内心还能如此开心,我也非常震撼。

患者帮助患者

5年前,我大年初一在医院值班时遇到的一个孩子,白血病骨髓移植术后,免疫力特别差,得了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双目失明。这个孩子当时让我特别惊讶,她只有6岁,但是她非常勇敢和坚强,每一次治疗都需要往眼睛里打针,但是这个孩子从来不用全麻,他只需要点一点儿表面麻醉药,远远超过了一般的孩子所能够承担的心理压力。

当时我曾经问这个孩子,我说究竟是有什么样的动力让你不害怕,她说她要把钱省下来,想让她家里头过的更好。

后来这个小女孩参加了一个绘画比赛,获得了一等奖和5000元的奖金。

她参赛作品的名字是《我的世界》,她把医院里头打针、输液、治疗等等这些都通过画笔展现出来了,一般孩子的童年都是在游乐园、在公园,医院对孩子来说是灰暗的、不愿提及的,但是这个小女孩她却能够勇敢的面对医院治疗的这一切,而且把它当成一种很幸福的过程。患者信任医生,医生信任患者,这个孩子用画笔,一种彩色的形式把它描述出来,也感动了绝大部分的评委。

特别让我难以相信但却真实发生的是,她从这5000元的奖金中拿出来1000元捐献给了刚才我说的那个双眼摘除了的孩子,因为她觉得那个孩子比她更困难,这实现了一个爱的交流和互动。

事实上,我当时给这个孩子进行治疗的时候心里也有极大的顾虑,因为给这样的一个孩子,万一治疗结果不好,我很难说清楚是我治的不好,还是她的病本来就这样,因为这是一个疑难重症,但是那一刻我都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见到患者,我就会妥协

另一个故事是一个艾滋病病人的故事。这个患者是大连某单位的锅炉工。当时,是病人哥哥陪他一起来找我的,并且病情已经非常严重了。

由于这个患者患有艾滋病,很多人由于恐艾症不愿意给他治,这个病人找到我的时候,他自己也接近绝望了。最后经过检查发现是梅毒引起的,于是我给他进行了相应的治疗。

那一年正好是国庆节,在国庆节结束后的10天左右,这个患者的视力恢复到了0.4。两个月后来复查时,他的哥哥给我发了一条短信,说他弟弟现在视力已经恢复的可以了,能够自己独自一个人来北京复查看病,不需要再由哥哥陪护。

实际上,如果要问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难不难?真的很难,因为首先,这个患者患有传染病,医生也很害怕;第二患者的经济情况也不好;第三,他的眼睛视力也很差。我也很多次问自己:做这样一个吃力不讨好的事情究竟有没有价值?

但是往往在一见到患者的时候,我就会妥协。

因为我已经不完全把临床工作和医学工作当成一个职业,用来养家糊口,也不完全当成一个事业,当作自己成名成家的一个途径,我觉得现在的医学工作对我来说是一个幸福的事情,我坚信通过临床工作、通过提升自己的医学素养,从而提升自己的格局和境界。

所以,假如以后再遇到这样的患者,我还是会选择出手去帮助他治疗,尽管他们没有给我表示过任何物质上的东西,但是就这一条短信,足以让我觉得这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因为你拯救了一个人,你拯救了一个家庭,而这个人正因为在他最困难最黑暗的时候没有被人拒绝,所以他仍然会对这个世界抱有感恩之心。

不要埋到仇恨中 患者是最好的老师

患者是我最好的老师。在面对病痛折磨、家里经济情况又不好的情况下,他们用人性的坚强不停调整心情,用一种开放、乐观的心态生活,正是因为有很多很多这样的患者的故事,才让我在自己遭遇到这么大的痛苦时,从阴影中迅速走出来。

工作的过程中,你会发现,‌‌绝大多数人都是怀有爱心的,只有极少数人是的‌偏执的,‌‌救死扶伤的同时,也得到绝大多患者的认可,这些年包括带病坚持工作、各种加夜班、手术台上这些辛苦,在我看到满地鲜花的那一瞬间,我觉得这一切是值得的。

到这次劫难后,仍会告诉自己不要埋到仇恨中。而那位伤害我的患者可能就是充满了痛苦和仇恨。因为他肯定是在生活工作中,感受到了很多的痛苦和仇恨,所以他才会做出这么极端的行为。

但事实上,如果有朝一日,他了解到当时为了给他完成这么复杂的手术,我忍着巨大的腰痛和背上的6颗钉子,在这种情况下给他做了两个小时手术,终于保住他的眼睛和视力,他的内心还会不会如此阴暗?是否能够感受到整个过程中别人对他的关心和爱呢?

陶勇获中国医师奖事迹心得体会3

北京朝阳医院被砍伤的眼科医生陶勇苏醒后,口述了一首令人泪目的诗

1月20日,北京朝阳医院眼科医生陶勇出诊时被一男子砍伤,手臂多处受伤。昨天(25日)下午,陶勇医生的友人在其个人微博上更新博文称,陶勇医生清醒后,口述了一首诗。“他说即使以后不能再重返手术台了,也想组织一群盲童进行巡演,让他们赚钱养家。”

这首诗题为《心中的梦》,以盲童的视角,感同身受地讲述了盲童们辛酸的故事。有的盲童因高烧失明,有的盲童因恶性肿瘤摘除双眼,有的盲童因天生缺陷没有双眼…… 他们无法区分阳光和阴影,也无法拥有爱情和甜蜜。连拿筷子吃饭,都怕被人讥笑;连走路也怕被别人责骂。

诗用细腻的笔触描写盲童们的窘境:“当我们用盲杖不停敲打地面,烦躁的声音让别人躲避不及;当我们打开收音机,无论怎样调低电台的声音,在别人的耳朵里总是嫌大。”

但盲童们也和平常人一样有着梦想,希望“给父母买一件新衣,添一双新袜”,希望“膝下也有儿女,在耳边和我说说悄悄话”。

“我会努力,让父母不因我是盲人而终生活在阴霾之下,我把光明捧在手中,照亮每一个人的脸庞。”诗的最后这样写道。

此前,陶勇在2018年6月庆祝朝阳医院建院60周年宣讲比赛上的一篇演讲稿,就曾在网上热传。从这篇文章里,你可以读懂何为“医者仁心”。

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下午好!我是眼科的陶勇,今天我宣讲的题目是“七日光明”。

我来自江西,历史上曾经是沙眼重灾区。我的母亲就是一位沙眼患者,7岁时,我亲眼目睹医生用细针从我母亲的眼睛里一颗一颗地挑出了20多颗白色的结石。

20年后,我成为了眼科医生,也亲手帮无数的眼病患者解决他们的痛苦。

2009年,作为首都眼科专家,我特别幸运地参加了中华健康快车的公益扶贫行动,回到江西,报效家乡。

当时我们在一列火车上吃和住,三个月,为当地贫困的白内障患者进行免费的复明手术。每一天,会有一辆大巴车,从深山沟把村民们接到火车上,由我进行眼部检查,决定是否手术。

有一次,王阿婆,引起了我的注意,她的驼背特别严重,几乎呈九十度弓,每走一步都刹不住地要向前冲。她的眼部情况也很糟糕,是典型的南方老人的眼睛,深眼窝,小睑裂,而且白内障也特别重。

这样的情况,即使搁在北京的大医院,也算绝对的复杂病例,更何况是停靠在穷乡僻壤的一列火车上,我当时不假思索地和当地的接洽员说了三个字:做不了。

可是让我很意外的是,接洽员开始为她求情,他告诉我,王阿婆的丈夫已经过世十年,五年前,她唯一的儿子也在意外事故中遇难,就剩她一个人。最近,王阿婆肚子里长了个瘤子,没多少日子了。这次可能是她唯一一次重获光明的机会。

我开始有些犹豫,但是一看到王阿婆近乎虾米一样的驼背,就打退堂鼓。这个时候,王阿婆说了一句话,“阿汹治浅秀依嘞”。

我是江西人,我听懂了她的方言,她想给自己做件寿衣。在江西,阿婆们过世前,要用陪嫁的布料做件寿衣,否则,家里人会认不出来。

王阿婆还想在临走前,再看看自己生活了一辈子的村庄、看看多年来照顾她的村民,再看看家乡的山山水水。简单的愿望,朴素而真实。我被打动了,为阿婆实行了手术。

手术的时候,因为她的驼背导致她无法平躺在手术台上,我帮她找了半米高的垫子垫着腿,而且破天荒地我给她双眼同时进行了手术,这在眼科手术原则里一般是不允许的,但一切只为了确保她术后有希望看得见。

手术后的第二天,给她检查视力达到了0.5。老人很满意地回去了。

等我们结束了这趟行动,要启程回京的时候,接洽员告诉我王阿婆在手术一个星期后,带着对这个世界的美好回忆,非常满意、安详地过世了。

那一个星期里,她给自己做了件寿衣,衣服上缝了两个口袋,一个口袋里,装着她丈夫和儿子的照片,还有一个口袋,装着她出嫁时,母亲送她的梳子。这两个口袋的开口,都被她缝住了,不用担心掉出来。

王阿婆让接洽员转告我,谢谢我给了她七天的光明,完成了她的临终夙愿,谢谢我帮她找到回家的路。

这件事让我懂得,想要获得光明的心,不分贫富贵贱。

在我治疗的患者中,有身无分文,只能睡在北京西站候车室的眼部恶性肿瘤儿童,尽管已经双眼手术摘除,但他仍然感恩医生没有因为贫穷而放弃他,内心没有哀怨,健康成长着;

也有免疫力低下,曾因为手术风险大,被拒绝治疗的双目失明的白血病患者,恢复视力后参加绘画比赛,将获得的奖金5000元捐献给更加需要的病人。

在我治疗的患者中,还有煤矿瓦斯爆炸,家里顶梁柱的眼外伤工人;也有艾滋病眼病患者,还有监狱的死刑犯。。。。。。

这些人,有些能治得很好,有些效果不好,但我从未放弃,患者都心存感激。

因为我知道,守护光明的我,不仅要帮助患者恢复视力,更要让温暖的阳光,穿越一切阴霾,洒进每个人的心里。

这些天来

像这样的“医者仁心”

我们已经看到太多太多

肺炎疫情肆虐

多少医护工作者

毅然决然暂时放下小家

无私地选择守护大家

他们写下一封封请战书

众志成城,前仆后继,奔赴最前线

陶勇获中国医师奖事迹心得体会4

3月28日,北京朝阳医院眼科医生陶勇第一次以直播的形式出现在公众视野中。

虽历经黑暗

仍想回到临床工作

直播中,陶勇医生讲述了自己两个月前经历过的磨难,1月20日,39岁的陶勇在门诊出诊时,一名男子进入会诊室持刀将其砍伤,他的助理刘平也被砍伤,在镜头前,陶勇说自己的头上被砍了三刀,其中两刀差点就让自己送命,一刀差一点点砍断枕骨,如果发展下去,自己会高位截瘫,还有一刀差点砍到颈动脉,如果这样自己可能就不在了。

虽然经历了最黑暗的两个月,但在这段时间内,有很多人给自己家买菜、买口罩、在楼道放鲜花,还有很多网友给自己留言支持自己,这些都给陶勇带来了力量。

他说,救治患者的过程中,就会发现大部分人是怀有爱心的,医生救死扶伤去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得到绝大多数人的认可,看到鲜花就觉得过去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所以如果可以,自己仍想回到临床工作。

陶勇在直播中与公众见面。(直播截图)

患者是最好的老师

让自己从阴影中迅速走出来

直播里,陶勇还和大家分享了自己从医经历。

故事一

2002年,陶勇在北大人民医院读研究生的时候。当时一位两岁的小男孩得了视网膜母细胞瘤,一只眼球已经被肿瘤占据,像个拳头从眼睛里伸出来,只能摘除眼球。另外一只眼睛的肿瘤比较小,需要通过激光、冷冻、放射敷贴、化疗等保守方法治疗,所以孩子每2-3个月就得复查和治疗一次。

但孩子家庭条件非常糟糕,他爸爸带着他从河南的农村出来,在北京居无定所。10年来一直坚持给孩子治病,最终保住了孩子的性命,但遗憾的是,另一只眼睛也没有保住,双眼都摘除了。即便如此,这个孩子的内心依然非常阳光开朗,笑容总洋溢在脸上。

此后,陶勇和这个孩子爸爸的一直保持联系。当孩子的爸爸从网络上知道他受伤后,还用微信转账给陶勇1000元,但陶勇没有收。

“孩子的爸爸条件这么差,之前在北京没有地方住,经常住地下通道、火车站,他知道我受伤了还要给我捐1000元。这种感觉对我来说是巨大的。”陶勇说。

故事二

5年前,陶勇大年初一在医院值班时遇到的一个孩子,白血病骨髓移植术后,免疫力特别差,得了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双目失明。

这个孩子当时让陶勇特别惊讶,她只有6岁,但是她非常勇敢和坚强,每一次治疗都需要往眼睛里打针,但是这个孩子从来不用全麻,她只需要点一点儿表面麻醉药,远远超过了一般的孩子所能够承担的心理压力。

陶勇曾经问这个孩子:究竟是有什么样的动力让你不害怕?她说她要把钱省下来,想让她家里头过的更好。

后来这个小女孩参加了一个绘画比赛,获得了一等奖和5000元的奖金。她参赛作品的名字是《我的世界》,她把医院里头打针、输液、治疗等等这些都通过画笔展现出来了,一般孩子的童年都是在游乐园、在公园,医院对孩子来说是灰暗的、不愿提及的,但是这个小女孩她却能够勇敢的面对医院治疗的这一切,而且把它当成一种很幸福的过程。

患者信任医生,医生信任患者,这个孩子用画笔,一种彩色的形式把它描述出来,也感动了绝大部分的评委。

特别让陶勇难以相信的是,她从这5000元的奖金中拿出来1000元捐献给了刚才上面那个双眼摘除了的孩子,因为她觉得那个孩子比她更困难,这实现了一个爱的交流和互动。

事实上,陶勇当时给这个孩子进行治疗的时候心里也有极大的顾虑,因为给这样的一个孩子,万一治疗结果不好,很难说清楚是他治疗的问题,还是她疾病本身的问题,因为这是一个疑难重症,但是那一刻陶勇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陶勇说,患者是他最好的老师。在面对病痛折磨、家里经济情况又不好的情况下,他们用人性的坚强不停调整心情,用一种开放、乐观的心态生活,正是因为有很多很多这样的患者的故事,才让他在自己遭遇到这么大的痛苦时,从阴影中迅速走出来。

建议:北上广和地方形成联动

在直播中陶勇医生还谈及到了较为敏感的医患矛盾,他认为:现在医患互相不信任,患者总是会怀疑医生开的药不管用,医生则担心患者监听监视自己,同时又觉得患者医从性不好,这是导致治疗不好的最大障碍。

不管是患者还是医生,有时候都承担着很大的压力,他建议通过科学模式,建立起一个团队,让北上广和地方的医生形成联动(首诊在北上广,复查在地方),这样既可以减少北上广医生的工作量,又可以帮助地方医生积累经验,同时也可以减少患者焦虑,减少其治疗费用方面的压力。

“世界痛吻我,我将回报以歌”。陶勇医生真是一个温暖的人,暖得让人心疼。愿您早日康复、重回岗位。

陶勇获中国医师奖事迹心得体会5

陶勇,男,汉族,1980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学历,现任北京朝阳医院眼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陶勇同志曾获北京市科技新星、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北京十大杰出青年医生等称号,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陶勇同志热心公益,播撒光明。他自幼时亲见家乡父老饱受眼疾之苦,矢志成为一名眼科医生。近7年来,先后四次参加由国家卫健委和香港健康快车慈善基金会联合举办的中华健康快车扶贫项目,为江西乐安、河南南阳、漯河、广东韶关、吉林白城等偏远山区的7000余名贫困百姓进行免费的白内障复明手术,为他们带来光明。陶勇同志攻坚克难、不惧风险,为近千名求医无门的艾滋病眼病患者、骨髓移植术后眼病患者带来光明。陶勇同志潜心科研、转化创新,通过医院科创中心平台自主研发并建立国内首个“眼免疫实验室”,累计为数千名患者明确病因,指导各地医生开展精准诊疗,为葡萄膜炎患者解除病痛。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