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粮行业分析介绍

天下 分享 时间: 点赞

杂粮通常是指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和薯类五大作物以外的粮豆作物,具有很好的保健养生功效,所以一直也被追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关于杂粮行业的文章,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我国杂粮行情态势——进口增加出口下降

4月19日,由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主办的2018年春季中国国际小宗粮豆大会在山东青岛召开,来自国内外的近300名专家、代表参加,食土商会会长边振瑚致开幕词。与会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分析我国杂粮杂豆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以促进企业系统谋划贸易与经营行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柴岩说,目前全国杂粮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全国杂粮面积约1.2亿~1.4亿亩,杂粮占全国粮食面积约6%~7%;杂粮总产量约1800万~2200万吨,占粮食总产量约3%~4%。杂粮面积有增有减。如谷子面积增加,糜子、荞麦面积下降。

柴岩称,杂粮(包括豆类)曾经是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农产品。2009年开始杂粮出口量下降,2017年出口豆类46.2万吨,谷类出口7.5万吨。2014年以来杂粮进口呈上升趋势,并以谷类进口为主,2017年进口谷类1430.9万吨,进口豆类136.9万吨。

烟台鼎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尹华伟表示,2017年中国进口豌豆128.5万吨,其中山东口岸进口量最多,占中国进口总量的55%左右。

尹华伟说,从2018年3月下旬开始,一些大的粮食和饲料贸易商以及工厂已开始采购豌豆用于常规的饲料原料。豌豆进入传统饲料行业,是2018年中国对豌豆需求方面的最大变化,也是自1994年中国开始进口豌豆以来的最大变化。由此看来,2018年豌豆的进口量会有一个井喷式的增长,特别集中在5~10月份。

中国国投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油脂油料食品部经理常枫极认为,自2016年起中国实行“走出去”战略,回运种植于俄罗斯的亚麻籽数量逐年增长。随着俄罗斯亚麻籽进口量增长,满洲里、呼和浩特已成为除天津口岸之外的两大亚麻籽进口口岸。中国亚麻籽产量稳定在38万~40万吨,仅次于加拿大。而每年国内的亚麻油需求量约30万吨,所以亚麻籽的年需求量则在75万吨左右,进口量需稳定于35万~37万吨。

大连万润谷物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保永在作2018年红小豆产情分析时表示,未来产地农户的种植积极性不高,不排除新粮上市前出现供应商压货炒作现象,市场或出现一定程度的波动;价格继续下跌比较困难。张保永预判,国产食品级绿豆总体供应偏宽松,价格不会有太大涨幅;发芽级大粒绿豆受国际订单增加的影响,价格下跌困难;进口绿豆常态化,逐步被国内更多地区接受,价格低廉,供应充足;近期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使进口成本持续降低,也增加了出口难度。

黑龙江省依安县惠丰农副产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晓明说,随着国人膳食结构的改善,对小宗粮豆的需求将逐年上升。希望政府能对小宗粮豆给予政策倾斜,至少在育种优化方面给予相应扶持,以利于农业种植合理轮作。


杂粮杂豆走势分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营养保健意识的增强,杂粮杂豆越来越受到人们青睐。今年杂粮杂豆市场行情如何?

受种植习惯及区域性品种优势影响,2017年农户对部分品种.种植积极性较高,但个别品种存在下滑预期。预计,新产季杂粮杂豆总体供应量处于上升通道。但由于需求增长预期乏力,多数品种市场价格将无法维持高位,因此收益将受限,大麦、荞麦、花生、葵花籽的预期收益谨慎乐观。以下分析仍以粮、豆、油料进行分类说明。

主要杂粮类品种量增价跌

根据农户种植意向反馈和结合历年种植经验,预计新产季高粱、谷子、荞麦、春小麦种植面积及产量将小幅增加。

预计2017年谷子产量出现明显上升,初步预估大约增加2成;高粱、荞麦、春小麦种植面积微幅增长;

大麦种植面积将稳中略降。从价格方面来看,预计2017年荞麦、大麦价格有所上涨,但幅度有限,其他品种价格将维持相对平稳或下滑状态。

新季度高粱、大麦市场受进口货源影响较今年将减弱。

杂豆种植面积稳中有增,预计价格低迷现象较为普遍!

红小豆、绿豆作为杂豆市场上的主要流通品种,由于比较收益相对较好,农户种植意向仍较强,预计上述两个品种2017年种植面积增加的可能性较大,同时市场价格预期将继续低迷。

预计豌豆种植面积小幅减少,黑豆面积基本稳定,芸豆面积略增,三个品种年内价格变化幅度有限。从需求来看,5个杂豆品种在某些领域具备相互替代性,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单边上涨行情。

另外,豌豆、红小豆、绿豆等品种受进口货影响较大,因此整体来看,杂豆市场价格低迷的现象将较普遍。

新产季油料作物葵花籽收益将出现好转

2016年葵花籽质量差,存在滞销现象,此将导致新产季部分农户的种植积极性下降,预计降幅在5%-20%不等。随着供应量下降,新产季葵花籽价格将摆脱疲弱走势,出现反弹契机。花生市场保持相对稳定,价格上行空间受限。

政策建议

“小、杂、散、乱”是杂粮杂豆的突出特点,行业内难以形成有序的引导。通过调研反馈,结合我们近年来的市场经验,提出以下建议:

1、部分品种行业标准不规范,建议当地政府联合行业专业机构,对于如高粱等品种统一新的行业标准及质量检查监测标准。

2、建议做好杂粮杂豆品种消费升级的引导,促进杂粮杂豆“就地增值”,延伸产业链加工链条,加快全国流通消费一体化进程。同时对于地域标志的特色产品进行定向、专业的推广。

3、加强部分作物进口货源的监控力度,通过“定向企业、定向来源国、定向用途”方面进行监控,以进一步降低进口货源对于国内市场的冲击。

4、建议国家主粮政策与区域性小杂粮杂豆政策进行对接,地方政府从特色产业、订单帮扶、土地入股、折股量化等运营模式方面进行引导,解决农户种植盲目性的问题。

5、加强信息化指导,通过网站、手机短信、APP、广播等方式助农户及时了解市场动态,引导农户安排生产种植。


叶·问 || 专家陕方看中国杂粮产业现状

山西,是一个处于中原腹地的古老省份,独特的地理条件成就了它丰富的作物品类,也成就了山西厚重的饮食文化。从杂粮到陈醋,再到驰名海内外的面食,在这些美食的背后,整个行业甚至相关产业的发展都尚不为外界所熟悉。

10月14日,首届中国·呼和浩特杂粮产业极致峰会将在内蒙古首府举行,不久前,“寻找中国好食材”活动发起人、内蒙古哈木格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叶飞和中国作物学会燕麦荞麦分会副主任委员陕方先生举行了会谈,陕方向叶飞介绍了当地杂粮行业的现状,以及他对杂粮产业的一些看法和分析。

陕方

现就职于山西省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中国作物学会燕麦荞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燕麦荞麦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山西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山西省优秀科技工作者。长期从事农产品加工、功能食品及食品营养品质检测等方面的研究开发工作,拥有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项、发表专业论文40余篇、参编专著4部。

叶飞

品牌策划人、策展人、《叶·问》 自媒体高端访谈栏目创始人、内蒙古哈木格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内蒙古自治区餐饮与饭店行业协会会长助理、副秘书长、中国国际牛羊肉产业联盟秘书长、"寻找中国好食材"活动发起人、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现代农业服务专委会秘书长、中国呼和浩特国际杂粮产业博览会暨杂粮电商节组委会副主任。

有传承、有创新,文化才能后继有人

在山西,面食不仅是果腹的食物,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这种传承是可以看得见的。比如现在民间有许多捏面人的艺人,而捏面人早已不再是为了让食物看起来更有食欲,而是升格为一种艺术表演,这就是对这门艺术的传承。

山西还有一种大家都喜爱的荞麦面食叫碗团(不同地域又称碗托、碗坨、灌肠、搅团等),这么多年来一直是手工制作。现在,一个90后的小伙子发明了一款可以替代手工制作碗团的机器,小巧便捷,可以规范化操作,而且制作过程干净卫生,大中小饭店甚至家庭都可以用,碗团机加工的产品口感也更好,深受市场欢迎。

这不仅是发明了一种机器,也是对西北荞麦文化的传承和提升,如果没有深厚的面食文化,就不可能有这种创新。无论是使用,还是作为项目表演,都会吸引更多人关注这种荞麦美食,对传统饮食文化的传播起到很大的作用。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年轻一代,我们的文化才能后继有人。

缺少品牌效应,区域优势难以发挥

杂粮因为其品类众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行业,山西杂粮在国内市场有相当影响,但总体体量仍然偏小,没有形成大的优势。

比如目前山西最大、也是最有影响的杂粮企业之一,德御坊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在全省名列前茅;还有沁州黄小米(集团)有限公司,是小米产业中做的最大的;以及晋西口农副产品公司,其总公司是一家有200多年历史的肉制品专营老字号。随着人们饮食结构调整,肉食市场不断缩小,便开始调整产业,拓展了豆制品、杂粮等经营方向。

虽然杂粮品牌众多,但总体来说,山西的杂粮和醋一样,名声在外,却因为没有享誉全国的知名品牌而无法形成品牌效应,没有做大做强。

国产裸燕麦,市场更广阔

燕麦是一种非常适合在西北地区种植的作物,无论口感还是营养,在所有杂粮里都是非常突出的。

因为饮食习惯的不同,在西方国家,燕麦制品更受欢迎,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欧洲以至澳大利亚等地区都盛产燕麦,但是以皮燕麦居多,米粒色泽更白,蛋白等营养含量却略差。

国内以裸燕麦为主,生产地区相对集中,全国八成的燕麦都产自山西、内蒙和河北。河北主要集中在张家口的坝上草原,成了张家口的一个特色杂粮品牌,带动了整个地区产业的发展。

内蒙古的乌兰察布地区和阴山一带大约有几百万亩,是中国燕麦最大的产区,在山西北部地区也有相当规模的种植。

相对于燕麦片,燕麦米的潜在市场更加广阔,虽然目前全国有大小几十家燕麦米加工企业,但仍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携手专家,推动行业发展更迅速

杂粮行业的发展,不能只依靠企业,还需要科研、推广、市场营销一起推动,只有将相关的专家和从业的农民进行资源整合,才会有更广阔的出路,科学家也要和企业家互动,可以多边受益,共同前进。

现在的杂粮企业,都把健康和营养作为宣传的重点,忽略了杂粮的临床效果。在这方面做得最成功的是三主粮,他们和北京大学公共营养学院的李勇教授联手,将燕麦米对糖尿病、高血脂的营养干预治疗功效进行临床研究和科普宣传,在临床健康方面发表了权威的研究报告,这种联合模式有着非常突出的效果,对燕麦米行业,甚至是整个杂粮行业都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突出功效,保健理念更重要

杂粮产品的营养功效需要通过营养学专家的宣传,不断突出主题、强化印象,才会让人了解,形成有冲击力的市场导向,给行业注入新的亮点。

比如燕麦、荞麦,它们可以软化血管、抗氧化、降血压,尤其是调节血糖,效果突出又没有负作用,经临床医学和营养学专家宣传后会更有权威性。像绿豆、红小豆等,因为有着非常好的保健功能,也受到大众的认可。

反观其它谷物,目前仍然在侧重概念性的宣传,缺乏突出的临床功效研究支持,产业化推进的新动力就不足。 所以,用健康功效的研究结论来撬动市场更加有效。

面向中端,占领大众市场

相对而言,杂粮因为生产总量低,作为主食,不可能与大米白面同日而语,但它所含的多种功能营养成分却是大米白面无法比拟的,是对二者很好的补充。在日常饮食中辅以适量杂粮,是非常科学的营养搭配。

中国有着巨大的人口基数,消费者的主力仍是中端人群,所以价格定位不宜过高,高端人群在目前的中国毕竟是少数,只有占领普通百姓的餐桌,消费量才会有所突破,量的积累也必然会导致质的提升,整个行业才会有飞跃。

联手电商,开设试点区域

杂粮产业也离不开电子商务平台,除了传统的几大电商外,更多的企业也开始联手杂粮向电商进军。比如山西忻州,有关部门和熙高电子正在联手建设一个杂粮小镇,对当地的杂粮发展会有一个极大的推动作用。

但现在的电商平台只做销售,如果可以将研发与产品体验评价融合在一起,对整个产业的发展会有更大帮助。

杂粮企业也可以尝试做一个类似养生园区的试点,主推一些功能性杂粮食品,同时,找营养学家对其保健功能进行安全及效果评估,通过电子网络的宣传,相信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都会取得不错的效果。

叶·问山西的杂粮在哪些领域有比较明显的优势?

山西的杂粮有自己的特色,除了南方特有作物外,国内大部分杂粮品种山西基本上都有种植。但杂粮行业太过庞杂,整体体量又小,一直没有一个突出点,也没有大的优势。除了政府扶持,一些企业依靠自身的发展也非常不错,有些已经在美国上市。

但总体而言,对杂粮产业还是重视不够、投入不足,仍然处在一个发展的初级阶段,这个产业还是比较弱质的。

叶·问您怎么看待内蒙燕麦企业的发展?

燕麦米的加工有些参差不齐,几百块钱的机器也可以加工包装出来,但一些大企业比如三主粮、燕谷坊,花几百万甚至几千万投入生产线、新建生产车间,这样加工出来的产品品质绝对不一样。

这样的企业能够取得成功,是因为他们的模式非常正确,选对了适合的路,于是就很容易赢得市场的青睐。再比如民丰种业,无论是人力还是资金,当年都是一个很大规模的投资,打下了一个非常扎实的基础,现在只要稍微跨一下界,在燕麦这一领域就非常容易做成功。

现在民丰种业关于健康的理念跟进不够,虽然前面的基础做得扎实,厂房硬件、团队建设、生产基地都非常优秀,不过释放的突破口尚不够明确,还在用传统思维来做市场,所以现在市场相对比较小。

比如三主粮,在当年的杂粮市场下敢于投巨资,是非常有胆魄的,后来又突出健康的理念,这个突破口无论是不是他们当时的初衷,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甚至带动了整个行业,贡献极大。

叶·问对于即将召开的杂粮行业极致峰值,您有哪些想法和建议?

陕:我希望杂粮峰会能办成一个多功能的平台,让企业家、商家、学者、专家、媒体都参与进来,让大家都了解杂粮的营养、保健功能,各个行业多互动,这个产业才能整体前进,市场规模才会更强更大。

叶:这也是我们办杂粮峰会的初衷,并不是单纯的办一个展会,而是希望通过建设这个平台,多接触各方的优质人脉,整合一个行业的资源,然后用大家的力量来撬动这个产业,用这个平台推动产业前行。


杂粮行业分析相关文章:

★ 2024精选物价上涨调查报告范文5篇

★ 产品推广营销策划书方案

★ 推广策划案参考范文四篇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党课讲稿范本五篇

★ 实用自助餐策划文章四篇

★ 实用推广策划模板四篇

★ 绿色餐饮商业策划书方案

★ 关于精准扶贫的社会调研报告5篇2024最新

★ 乡镇脱贫攻坚工作计划范文五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